找到相关内容722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慧远的净土信仰及其地域性影响

    僧翼传》载,僧翼初出家止庐山,依远公修学。义熙十三年居会稽秦望山北之法华精舍。(48)僧翼名又有作昙翼者,见明本、金陵本《高僧传》及《佛祖统纪》卷二六。   复次,同书同传中又记载,与僧翼同时有道敬者,...

    刘长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193351.html
  •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

    行道的方法。《般舟赞》具称为《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》,是依《观经》等说明修学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。《观念法门》具称为《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》,是说明观念佛三昧的行相和入道场念佛与忏悔发愿的...

    文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593661.html
  • 解脱大乘天论—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

    负载众生一同超脱,度于彼岸的理想;第二,修学大乘须发慈心、悲心、增上心——即菩提心,为了度恒河沙数众生而里利己利他;第三,净土是应化土,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里有十万亿佛土,不在地球,也不在太阳系,所谓...

    王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293684.html
  • 长安佛教历史进程概论

    735)、金刚智(671~741)来长安之后创立的。他们在印度时修学的地点不同,分别传承了胎藏界和金刚界的法门,到达长安之后,则互相授受,从而融合成更丰富完整的体系。接着,经过一行(683~727)、不...

    增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693695.html
  • 禅学浅说

    转依实相,进修成佛之道。这说明小乘佛教尚需高竿进尺,进一步回心大乘发起菩萨性,修学大乘般若、唯识要义,才能亲证第八识真心,逐渐断除烦恼种子根源,成就究竟佛道。小乘佛教注重运用第六意识的智慧观行来断除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7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成就万行”。因此“修学者,必须依佛戒,戒为无上菩提本。”[[12]]“七众成佛,戒为精进之基;六度摄心,戒居定慧之首”,“学佛不论修何等法门,总以持戒为本”。[[13]]对于修行者来说,“持戒如行路有...

    法缘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2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持戒为佛法之根本,守戒为修行之始基。“戒为德本,能生慧行,成就万行。”“修学者,必须依佛戒,戒为无上菩萨根本。”[[14]]“学佛不认修何等法门,总以持戒为本。”[[15]]“佛法之要,在于三无漏学。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

    修学。”对念佛三昧乃云:“诸行是无常,念性元生灭,因果今殊感,云何获圆通。”永明禅师有《禅净四料简》。其文曰:“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路,阴境忽现前,瞥尔随他去。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,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194128.html
  • 大慧宗杲“话头禅”理路钩沉——以《大慧书》为线索

    修学般若的重要:   “众生界中事不着学,无始时来习得熟,路头亦熟, 自然取之左右逢其原,须着拨置;出世间,学般若心,无始时来背违,乍闻知识说着, 自然理会不得。须着立决定志,与之作头抵,决不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39519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

    而言,也可归人慧。而修习禅定,当然也应该精进不懈。因而就修学佛法的基本态度和要求而言,精进“通策”戒、定、慧。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通常被认为是对早期佛教修持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196049.html